良馬對翻譯

作者

岳飛,字( 鵬舉 ),是宋代抗金名將。著有( 岳鄂王文集 )

題解

◎作者藉著和宋高宗談論到良馬的對話,來分辨( 賢才 )興( 庸才 )的差別,除了闡明賢才( 自重自愛 )的道理,也寄望宋高宗能辨識忠奸,善用良才。

本課名稱為『良馬對』;本來『對』是回答尊長的問話,這裡的『對』有對話、對辯的意思,所以本文的文體是屬於對話體、對辯體,也就是論說文。

既然是對話體,那麼文章就是問話、對話的形式,因為對方是皇帝,所以岳飛不能用真正辯論的態度,只好藉物寓意,希望國君知道如何辨識真正的賢才。

岳飛他用映襯對比的手法,以劣馬襯托良馬的難能可貴,而牠們之間的差別就在於能不能自重自愛。

本文形式上以四六句居多,且用了不少排比句,顯得井然有序,寓事理於趣味之中,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仔細地體會一下作者設喻說理的妙處。

翻譯

帝問岳飛曰:「卿得良馬否?」

皇帝問岳飛說:「你得過良馬嗎?」

對曰:「臣有二馬,日啗芻豆數斗,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即不受;介而馳,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奮迅,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不幸相繼已死。今所乘者,日不過數升,而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躍疾驅,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

岳飛回答說:「我曾有兩匹馬,每天幾斗的飼料,喝十斗的泉水,但不是精美乾淨的就不吃;披上鞍甲奔跑,起初不很快,等到跑了一百里,才奮快速奔跑,從中午到黃昏,還可以跑二百里,卸下鞍甲,不喘氣也不流汗,好像沒事的樣子。」不幸這兩匹馬接續地死了。我現在所騎的馬,每天吃的不過幾升,吃飼料也不選擇榖類,喝水不選擇泉水,繮繩還沒拉好,就跳起來急速奔跑,才跑一百里,就用盡了力氣而流汗喘氣,幾乎快要死的樣子。劣馬的這種情況,顯示它吃得少,容易滿足,喜好逞強容易力盡,是才能低下的劣馬。

帝稱善。

   皇帝稱讚他說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