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 張岱

西湖七月半:西湖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古稱明聖湖,一名錢塘湖,又名上湖或西子湖。因在城西,故又稱西湖。七月半,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中元節,又名鬼節。本文描述七月半杭州人遊湖賞月的盛況。文章對百姓的生活情調與西湖的湖光月色作了生動的描寫,讓人如置其境,更將遊客賞月的心態分五類觀察,筆調雅俗詼諧,語言清新別致,通篇流暢自然。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樓船簫鼓〕:有樓臺裝飾且配置聲樂的遊船。,峨ㄜˊㄍㄨㄢ〔峨冠〕:高聳的帽子,此指高官。峨冠博帶是古時士大夫的服裝。盛筵ㄧㄢˊ,燈火優傒ㄒㄧ〔優傒〕:歌妓和僕役。優,優伶。傒,同「奚」,本指囚犯的子女,後借指奴僕。,聲光相亂,名為ㄨㄟˊ看月而實不見月者,看之〔看之〕:意為可以看看這一類人。。其一,亦船亦樓,名娃ㄨㄚˊ閨秀〔名娃閨秀〕:指大家閨秀。名娃,名門的美女。閨秀,大戶人家有才德的女兒,後指代「小姐」。,攜及童孌ㄌㄩㄢˇ〔童孌〕:即孌童,漂亮的男童。,笑啼〔啼〕:叫喊聲。雜之,環坐露台〔露臺〕:指樓船前部的平臺。,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聲歌,名妓閑僧〔閑僧〕:和尚。和尚不問世俗,從容閒暇,故云。,淺斟ㄓㄣ低唱〔淺斟低唱〕:慢慢地斟酒,輕聲地歌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竹肉相發〕:簫管伴和著歌唱聲。竹,指竹製的管樂器。肉,指歌喉。,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ㄗㄜˊ〔不衫不幘〕:意為衣冠不整。不穿長衫,也不戴頭巾。幘,頭巾。,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ㄐㄧˋ入人叢,昭慶〔昭慶〕:昭慶寺,在西湖東北隅岸上,為宋明以來的著名僧寺。西湖名勝之一。、斷橋〔斷橋〕:西湖名勝之一,在西湖白堤上,原名寶祐橋,唐代稱斷橋。,嘄呼〔嘄呼〕:高聲亂叫。嘄,通「囂」。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輕幌ㄏㄨㄤˇ〔輕幌〕:細薄的帷幔。幌,布幔。,淨几暖爐,茶鐺ㄔㄥ〔茶鐺〕:煮茶的鍋。旋煮,素瓷〔素瓷〕:雅潔精緻的瓷杯。靜遞,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匿影〕:藏身。樹下,或逃囂裏湖〔裏湖〕:在蘇堤西部,孤山北邊。金沙堤與蘇堤東浦橋相接,北面是岳王廟,南面為裏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亦不作意〔作意〕:存心,有意。故意做作。看月者,看之。

西湖七月半的時候,實在沒有什麼值得看的,只可以看那些在看七月半的人。看七月半的人,可以分五類來看他們。第一類,坐著樓船、帶著簫鼓,戴著峨冠開著盛宴,燈火通明、歌妓僮僕侍候在旁,聲音光亮相互錯雜,號稱在看月亮而實際上不看月亮的,看看他!第二類,也坐著樓船,旁邊是名女人和大家閨秀,帶著俊美的男童,笑聲嬌啼混雜在一起,圍坐在露台上面,左看右看,身在月下而實際上卻不看月的,看看他!第三類,也坐著船,也有樂聲和歌聲,名妓、閒僧,慢慢地喝、柔柔地喝,管絃輕柔,管樂聲和著歌聲,也在月下,也看月也希望別人看他們看月的,看看他!第四類,不坐船也不乘車,不穿長衫、也不戴頭巾,酒醉飯飽,呼叫三五個同伴,躋入人群中,在昭慶寺、在斷橋,狂呼亂叫,裝假醉,唱的歌不成曲調,月也看,看月者也看,不看月者也看,而實際上什麼也不看的,看看他!第五類,小船輕幌,淨几煖爐,茶壺隨時在煮,素雅的瓷杯靜靜地遞送,好友美人,邀請天上的月亮一同來坐,有時藏影在樹下,有時逃避喧囂躲在裡湖,看月而別人看不見他們看月的情態,也不十分意在看月的,看看他!

杭人遊湖,巳出酉歸〔巳出酉歸〕:巳時出城,酉時返回。巳時,上午九點至十一點。酉時,下午五點至七點。,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爭出,多犒ㄎㄠˋ門軍〔犒門軍〕:犒賞守門軍士。犒,用酒食或財物慰勞。酒錢,轎夫擎ㄑㄧㄥˊㄌㄧㄠˋ〔擎燎〕:舉著火把。/,列俟〔列俟〕:列隊等候。岸上。一入舟,速舟子〔速舟子〕:催促船夫。急放斷橋,趕入勝會〔趕入勝會〕:趕上盛大的集會。。以故二鼓〔二鼓〕:即二更。約晚上九點到十點。以前,人聲鼓吹〔鼓吹〕:器樂合奏的聲音。,如沸如撼〔如沸如撼〕:如水沸聲,如物體震撼聲。,如魘ㄧㄢˇ如囈〔如魘如囈〕:好像人在夢中驚叫和說夢話。魘,夢裏驚叫。囈,說夢話。,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一無所見〕:指見不到美景。,止見篙ㄍㄠ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皂隸〕古代賤役,後專以稱官署中的衙役。喝道〔喝道〕:古代官員出行,前面有差役呼喝,行人肅靜讓路。去。轎夫叫船上人,怖以關門〔怖以關門〕:以關城門來恐嚇遊人,使其早歸。怖,恐嚇。,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擁而去。岸上人亦逐隊趕門〔趕門〕:趕在城門關閉前回城。,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

杭州人遊湖,巳時出酉時歸,避月好像是在避仇敵樣。這一晚為了搏得好名聲,成群結隊爭著出城,大多送給守城門的衛兵酒錢,轎夫舉著火把,列在岸上等候。一上船,催促船家趕快把船開往斷船,好趕入這個盛會。因此二更以前,人聲和音樂聲,如沸騰、如震撼,如夢魘、如囈語,如聾子、如啞吧。大船小船,一齊靠岸,什麼也看不見,只看到篙擊篙、船碰船、肩擦肩、面看面而已。不久興致盡了,官府的宴會沒了,衙門的差役唱道離去,轎夫叫船上人趕快上岸,恐嚇說城門要關了。燈籠火把排列得像星星一樣,一一簇擁著離開了。岸上人也成群結隊趕進城門,人越來越少,頃刻間散光了。

吾輩始艤舟〔艤舟〕:擺船靠岸。近岸。斷橋石磴ㄉㄥˋ〔石磴〕:石階。始涼,席〔席〕:擺設酒席。其上,呼客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妝,湖復頮ㄏㄨㄟˇ〔頮面〕:洗臉。指湖面重新呈現出平靜光潔。,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往通聲氣〕:指互相招呼。,拉與同坐。韻友〔韻友〕:高雅的朋友。來,名妓至,杯箸安,竹肉發。月色蒼涼〔月色蒼涼〕:指月光幽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香氣拍人〕:花香襲人,撲面而來。拍,撲。,清夢甚愜〔愜〕:暢快,適意。

我們這一班人這時才擺船靠岸,斷橋的石階才開始變涼,坐在它的上面,招呼客人放懷暢飲。這時候的月亮好像剛磨出來的鏡子一樣,山重新整齊地打扮了,湖面好像重新洗過臉。先前那些輕輕地喝、柔柔地唱的人出來了,躲在樹底下的人也出來了。我們互相問候,拉來坐在一起。風雅的朋友來了,名妓來了,杯盤筷子安放了,音樂歌聲一起發出。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人才正在散去。我們這一班人放開船,在十里荷花中酣睡,香氣襲人,清夢真是愜意哪!

晚明散文特點是篇幅不長、結構鬆散隨意、文筆輕鬆而富情趣。〈西湖七月半〉是一篇能夠代表此類作品的佳作。此文記述明清時期杭州人每年例行一次的遊湖賞月盛會,但文章重點描寫的是其中的「七月半之人」。七月半賞月之人有五類:其一為假冒風雅的官僚,其二為無意風雅的富豪,其三為故意風雅的遊客,其四為不懂風雅的市井之徒,其五為讀書人中的清雅之士。這各色人等聚集在七月半的西湖內外,有賣弄風情的,有炫耀富貴的,有欣喜好奇的,有裝瘋賣傻的,有故作矜持的。作者感歎!他們哪裏是來看月亮的喲,人山人海的,事實上什麼也看不見。興致一過,又急急忙忙趕著回家,避開月亮就如同躲避仇敵一樣。之所以在「七月半」出來,不過是「好名」罷了。而西湖獨於喧嚷紛擾之後,呈現其光潔秀美予鍾情的人。所以作者等人群都散了,才和朋友們一起慢慢擺船靠岸。月色、青山、湖水、荷花,一切寧靜而美好,在這樣的環境中品茶賞月,才是真名士追求的情趣啊!庸俗或高雅,喧嘩和清寂,與上文作了鮮明的對照。作者寫遊人很能抓住各自的特點,窮形盡狀,生動傳神。這一幅世俗風情畫帶給人們的,是睿智、幽默與愉悅情趣的混合。閱讀時可細心品味其中描寫精彩的語句。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97)是晚明散文的最後一位大家和集大成者。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而未曾入仕。早年生活豪華,自稱「少為紈袴子弟」。明亡後入山著書,生活艱苦,然始終隱跡不出。現存作品,大多作於明亡之後。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嫏嬛文集》等。

張岱是一個生活經歷、思想情感都非常豐富的人。他少年靈雋,六歲時即被名士陳繼儒引為「小友」,知識廣博,著述浩繁。他愛好享樂,性情放達,守大節而不拘泥。《自題小像》所說「忠臣耶怕痛」,即表明了既眷懷舊朝卻不願為殉難烈士的坦誠態度。他的詩文,初學徐文長、袁中郎,後學鍾惺、譚元春,最終能形成自己的風格,不為前人所囿,而散文的成就尤為特出。其風格大抵以公安派的清新流暢為主調,在描寫刻畫中雜以竟陵派的冷峭,時有詼諧之趣。《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兩書中,都是憶舊之文,所謂「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陶庵夢憶》序),心緒是頗為蒼涼,但著眼處仍是人世的美好、故國鄉土的可愛,洋溢著人生情趣。

資料來源 http://163.14.134.45/thyr_jang/July_hal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