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大家馬

千里馬一詞,最早見於《楚詞·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以後中國正史中多次提到千里馬,如《史記·趙世家》:「繆王日馳千里馬,攻徐偃王大破之。」   千里馬的字面意思非常清楚,「那就是,能夠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良馬。   歷來人們大多認為,千里馬泛指一般好馬。所謂「千里」只是個虛數。因為現代人誰也沒有見過一天能跑500公里的馬,然而古代人卻在古籍文獻中多次提到他們的千里馬實實在在跑出千里距離。看來問題主要出在「千里」這個長度上。   


  據考證,周朝時代的1華里折合現代長度只有298.65米1000華里就是現代的298.65公里。如以一個白晝12小時計算,平均每小時只需跑完24887.5米即可。對於馬來說,這是極慢的速度,僅僅與「快走」差不多。   實際的長途行進,不可能連續不斷的跑上12個小時,而是用某種「中速」。比如,每秒鐘行進10米,每小時行進36公里。那麼,用8個多小時跑完千里路程,其餘3個多小時用於途中的吃喝休息,應該說是符合邏輯的事情。   由此可見,千里馬跑的並不像許多人想像的那麼飛快。事實上千里馬只是具有非常持久耐力的良馬。 那麼,中國古代究竟有沒有這樣的良馬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知道,古代蒙古大草原,綿亙萬里,水草極為豐美。在如此遼闊的原野上,不但生棲著野馬、野牛、野養等各種食草動物,還生活著老虎、豹子、豺狼等食肉動物。在這個生態平衡、相互依存的環境裡,虎狼們的追殺逼迫著野馬加快自己的奔跑速度,形成你快我也快,快勝慢汰的進化循環。   待到中華先民們深入草原捕捉野馬的時候,可以肯定的說,很多野馬都是名副其實的千里馬。考證古籍,著名的周穆王八駿是為其駕車的造父在山西商縣華陽山捕獲的野馬,而婦孺皆知的九方皋相中的「千里馬」也是在一個被稱為沙丘的地方捕到的野馬。   由此可見,中國歷史上的確有過名副其實的千里馬,這些良馬可在一個白晝內行進298.65公里,達到當時長度概念上的「千里」標準。

造成後世中國人不相信真有千里馬的原因有兩個: 度量衡制度改變造成概念理解誤會。 就眼見為實而言,現代人已經無法看到能夠日行298.65公里的馬了,因為缺少虎狼在廣闊草原上的追逐,家馬也就逐漸失去了馳騁千里的勇力。

汗血馬 公元111年和公元104年,雄才大略的中國漢武帝兩次發兵大宛(今中亞土庫曼斯坦共和國),擄回他夢寐以求的大宛馬。從此,世界馬學歷史上又增加了中國創造的兩個新詞「汗血馬」和「天馬」。 大宛馬今稱阿哈馬(AKHL-TAKE)。系由居住在土庫曼阿爾卡綠洲的泰克部落人經千年培育而成,這種比著名的阿拉伯馬更早育成的人工品種,呈典型的沙漠馬特徵:體高中等,體型纖細,清秀,乾燥,皮膚極薄,既耐嚴寒、酷暑,又耐飢渴,速度快持久力強,是世界工人的古代良種馬之一。